武汉市民“扫一扫”就知晓食品来源 肉类蔬菜戴上“健康手环”
10月11日,秋日的曙光,刚洒进白沙洲鲜肉交易市场,住在附近的市民刘丰彩,赶往增益肉品冷链厂后面的鲜肉摊点。“听说这里的猪肉都是有‘身份证’的,吃起来放心些。”
原来,这里售卖的看似普通的一块鲜肉,现在都有一个特殊的“隐形身份证”——行内戏称为食品安全的“健康手环”。
与人们平时佩戴的智能健康手环不同,这种手环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市民购买后,它会随同标签,以二维码的形式被打印出来。
与智能健康手环相同的是,它全程记录了这块鲜肉从养殖场、屠宰车间、检疫部门一直到市民餐桌的健康状况。
带着这种健康手环的,不仅仅只是鲜肉,还有各类蔬菜、熟食、糕点、面点和豆制品等食品。
而这项工程,被称之为武汉肉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健康手环”上的数据不能更改
对此,杨唐虎介绍,这套系统通过三种方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一是给消费者追溯的信息和数据全部来源于业务开展过程中,而不是最后去录入数据,因此保证产品溯源码、产品信息的产生,是在实实在在的业务环节产生的;二是这个码是不可变的;三是进了后台的数据是不可被修改的。
从追溯码里包含的信息层面来说,一个食品全产业链被拆成不同业务板块、业务环节,每个业务环节用不同的系统做,信息在各个环节汇集完,再传到城市管理平台数据库。这样就能保证数据在采集部分是分散的,各地方要修改只能修改自己的,而且所有的读码设备、系统都实时传到城市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心。
数据进入数据中心后,首先进入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然后进入数据仓库的业务系统层,然后一层一层往上走,最后形成向消费者展示的结果。
3年后联通全国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
昨天,姚彬说,武汉肉类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经为武汉——这个千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描绘出了一幅守护食品安全的全景图。
为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武汉将力争用3年时间,确保追溯子系统信息与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肉类蔬菜流通的信息链、追溯链和责任链的信息存储、过程监控、问题发现、在线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白沙洲蔬菜巿场,买卖双方交易都进入追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