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来临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范围有望扩大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转基因食品标示的问题,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对此国家要求现阶段的转基因食品需标注转基因食品标示。
目前,国内只对转基因初加工食品,如食用油、面粉、大米等有强制标识的规定,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一标准可能会进行修改,今后只要食品中采用了转基因原料,即使是深加工产品,如饼干、面包、疫苗等,都必须明确标注转基因成分。昨天,在市政协全会的咨询现场,市农委工作人员在答复政协委员崔海灵的咨询时,透露了这一信息。
昨天,市政协委员崔海灵也是带着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来到咨询台前,向市农委科技处处长田吉林提出,如何让民众对转基因食品不恐惧,应当保证民众的知情权。田吉林表示,目前转基因在不同食品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例如上海市场尚无转基因水稻和大小麦,但在大豆油方面,我国每年进口5800万吨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仅400万吨,因此市售大豆油大部分均含有转基因成分。
在转基因标识方面,欧盟规定只要转基因占比超过0.8%,就必须在食品外包装进行定量标注,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而美国因为对是否转基因采取自愿标注原则,90%的转基因食品目前并没有明确标注。按照中国现在的规定,转基因初加工食品,即不改变原始形态的食品,例如面粉、食用油等,都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定性标注,但对面包、蛋糕、饼干、疫苗、生物制剂等转基因的深加工产品,并没有强制标识的规定。田吉林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相关条例进行修改,今后只要食品中采用了转基因原料,无论是否深加工产品,都必须明确标注成分,这也将使绝大多数转基因食品纳入“阳光”管理。
崔海灵提出,现在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都非常小,不少老人在选购时根本看不清,能不能把字体放大一点,变粗一点。田吉林表示,这一情况确实存在,因为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对标识大小仅规定了下限,就是不小于配料表中的字体,因此不少企业是按照下限来执行的,由于并没有违反国家规定因此也无法强制其调大字体。对于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焦虑,田吉林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都经过了安全评价,其安全性和非转基因食品是可以同等对待的,上海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测试,今后会考虑向公众开放参观一些转基因食品生产基地。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出,极大的打击了消费者们的信心,所以目前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不认可不信任也符合常理,对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推行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不能强制推行,应考虑消费者的感受,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