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没吃完如何存储 存储食物常犯的10个小错误
从超市、菜场买来的食物,没有及时吃完,放到冰箱里,可是没几天拿出来一看,还是变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喝完的牛奶盖子拧紧了怎么还是变质了?没吃完的肉闻起来没什么异味怎么熟了以后就变质不能吃了呢?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大家储存的方式不对,犯了一些常见的小错误,就导致食物在存储的过程中滋生细菌而变质。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存储食物常犯的10个小错误。
1、靠嗅觉来判断食物是否过期变质。通常来说,食物变质一般都会产生其他的异味,但是也有一些食物过期变质,在气味上可能就没有变化。那么这个时候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注意食品外包装上面的保质期,看一看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同时可以观察食物是否变色,触摸起来是否变黏等等,还有就是看食品包装是否出现膨胀等等,如果有上述情况就应该立即扔掉。
2、冰箱中的饭菜没有及时吃掉。大家都是喜新厌旧,所以很多时候冰箱中的饭菜总是忘了吃,饭菜放的时间久了就更容易发生变质。这种情况最好是在剩菜剩饭上等贴上标签,告诉自己这个饭菜放了多久了,再不吃可能就会变质,或者已经变质了就不要吃了,其次就是放在冰箱中显眼的位置,以免遗忘而导致变质。
3、把太热的食物放冰箱。夏天做好的饭菜凉的比较慢,在食物没有完全凉透的时候放入冰箱冷藏,除了会对冰箱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还会导致食物冷热不均而极易引发变质。所以在将热的菜放入冰箱之前,可以将食物放在一个比较大的盘子中,让食物充分与空气接触降温凉透,在放入冰箱存储。
4、冰箱门上面乱放东西。由于冰箱门常常打开,并且其温度较冰箱里面要高很多,在打开的过程中放在冰箱门上面的食物常常要经受冷热交替的变化,所以冰箱门上面尽量不要放熟食和容易变质的食物,可以放些鸡蛋啤酒饮料之类的食物。
5、用塑料外卖盒装食物存储。很多人订外卖的时候发现外卖的塑料餐盒还不错,索性就用来当做饭盒来保存食物,其实这个也是不对的,外卖的饭盒通常来说都比较薄,不是特别结实,如果有破损的地方,食物就很容易变质的。所以建议大家选用玻璃或厚一点的塑料餐盒来保存食物。
6、不留意冰箱温度。很多人在调节冰箱内温度的时候是凭自己的感觉,并且不同的食物存储的温度也是不同的,这样混合着放在一起就容易导致变质。正确的做法就是将生熟食物分开存储,并且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分别低于4℃和-18℃。
7、大块食物没有拆开存储。例如买的猪、牛肉等,如果大块存放的话,之后每次要食用就要拿出来解冻切一部分,如此反复冷冻解冻就会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建议在存储大块猪、牛肉的时候,可以将其切成适合自己的小块,每次食用,取一块解冻就行,还不影响其他食物的存储。
8、存储的容器过大。食物少儿盛装的容器过大,就容易导致食物表面变硬而诱发变质,所以存储食物一定要选用大小合适的容器来存储。
9、买回来的食物不换原包装存储。很多人从超市买回来用保鲜膜包裹住的食物就直接放入冰箱中,这就为食品变质埋下隐患。用保鲜膜包裹的食物并不一定就全是好的,所以买回来的食物最好拆开检查一下,挑拣出不好的食物,然后用塑料袋或者保鲜膜重新包装。
10、食物没有认真封口。很多人吃完食物就用个小夹子吧封口夹住,其实这个也是不正确的,也是容易导致食物变质的,正确的做法就是将食物放在合适的罐子中,盖紧盖子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