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如何管理 温岭打响透明化口号
温岭局在监管力量难以满足监管需求的现实下,积极探索餐饮业“透明化”管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公示量化等级促规范提升
全面推行餐饮食品安全量化等级管理,根据过去12个月期间监督检查结果将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分为A、B、C三个等级,并以大笑、微笑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同时将等级评定信息进行公示,免费发放公示牌1973张,要求餐饮单位在显著位置公布量化分级动态结果,倒逼餐饮单位自我改造提升。2013年该市完成量化等级升级改造餐饮单位447家,全市餐饮单位(包括食堂)量化分级A级35家、B级472家、C级1466家,量化等级信息公示率100%。
推行“明厨亮灶”促企业自律
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将厨房后台加工操作流程一方面在经营场所电子显示屏上亮相接受社会各界实时监督,另一方面连接到市食药监局数字化监控中心实现随机查询和非现场监管,督促餐饮单位厨房后台硬件设施配套到位、“五常法”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执业场所卫生清洁净化到位。目前,远程监管和运行维护工程已顺利通过招标,37家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管理,2014年底将扩展到200家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届时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查看餐饮服务单位厨房加工操作情况,合市民监督、部门管理之力促进餐饮单位精益求精。
拓宽监督渠道促群众参与
为缓解餐饮单位量大面广和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该局探索形成群防群控工作格局,聘任镇(街道)食品安全协管员197人,农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904人,定期进行检查。并聘请34名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协助开展小餐饮日常巡查和行政许可现场核查工作。仅2013年,在群众配合下立案查处餐饮业违法案件49件,罚没款80.4万元。建立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有奖举报制度,畅通96317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有警必接、有情必查、有违必纠。2013年共受理各类食品安全举报投诉116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小贴士:外出就餐该注意什么呢?
1、外出就餐时,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正规餐饮单位,尽量选择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等级为“笑脸”和年度等级达到B级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要选择无证无照和路边流动摊贩就餐;
2、用餐时尽量选择热菜,注意辨别食品是否存在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慎用凉菜、生食海产品、四季豆、鲜黄花菜、秋刀鱼等高风险食品,不食用河豚鱼、织纹螺、毒蘑菇等有毒有害和来历不明的食品;
3、就餐时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
4、消费者一旦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应抓紧就医,妥善保存好消费凭证、就诊记录、检验报告、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并及时向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局报告)。